2023过去了三分之一,看得最多的大概就是悬疑剧。
《回响》《尘封十三载》刚收官,《漫长的季节》《无眠之境》立马接档▼▼▼
【资料图】
尤其是《隐秘的角落》导演辛爽执导的《漫长的季节》,豆瓣开分9分,现在涨到了9.2分▼▼▼
辛爽携手秦昊、范伟、陈明昊,还有《隐秘》的摄影、造型团队,打造了这部幽默的生活悬疑剧——也是腾讯“X剧场”推出的首部作品。
“东北三杰”之一的班宇担任了剧本的文学策划,剧名取自他的同名小说,但和原著并没有关系。
剧名从最初的《雪中来客》到《凛冬之刃》,辛爽都不满意,他不想重复破败萧条的东北。
最后,决定拍东北的秋天,还向班宇借用了《漫长的季节》这个名字▼▼▼
辛爽的审美还是一如即往地好。
他用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剧,颠覆了大众对东北罪案故事的印象。
没有用悬疑剧的暗色系,而是采用了明亮温暖的柔和色调。
一开场,就是阳光普照的东北秋天,老式火车喷着浓烟,穿越苞米地发出轰鸣▼▼▼
地道的东北方言,冒着烟火气的东北美食,让观众一秒进入东北▼▼▼
平淡之余,他还用了很多富有深意的转场传递了情境和人物内心的变化,给了观众视觉冲击。
随着镜头的拉近,天空从明亮变得暗淡,演员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,一切变得阴郁起来,观众身临其境般体会到人物命运的变化▼▼▼
再一转,镜头扫到了屋内。
上一秒,范伟还在冲儿子笑,下一秒,镜头就切到墙上儿子的遗照▼▼▼
短短几个镜头,交代了主人公心里装着的意难平,此时虽然无声,但阳光撒下的房间里,仿佛有振聋发聩的叹息。
要说《漫长的季节》最大的问题,大概是剧如其名——不少观众认为节奏太慢▼▼▼
一是因为,剧集时间线有些混乱。
《漫长的季节》讲述了一座横跨近20年历史的北方小城里几个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意外故事,剧集在1997年(案发前),1998年(案发后),2016年(现在)来回切换。
但三条时间段的衔接却不太清晰,情节也相当细碎,观众一旦不集中精力,就容易错过很多细节。
2016年,出租车司机王响(范伟饰)和小舅子龚彪(秦昊饰)都过得不如意。
因为龚彪刚买的出租车却被人套牌,并涉嫌交通事故,两人开始联手追凶。
调查中,王响发现,套牌案和18年前的碎尸案有关▼▼▼
时间回到1998年。
彼时的王响是桦钢集团的火车司机,曾荣获劳动模范,却赶上了下岗潮。
与此同时,一桩碎尸案打破了钢厂的宁静,刑警马德盛(陈明昊饰)负责调查此案▼▼▼
但种种细节透露着,此案似乎和儿子王阳( 刘奕铁饰)有关。
案发之后,王阳一直絮絮叨叨,像丢了魂▼▼▼
碎尸案没有水落石出,王阳也在那年去世了▼▼▼
通过王阳,又引出了第三条时间线。
1997年,王阳高考失利,对沈墨(李庚希饰)一见钟情▼▼▼
沈墨,似乎就是碎尸案的被害者。
碎尸案背后有什么秘密?王阳又是怎么死的?
时间再次回到2016年,王响和龚彪找到了当年的刑警马德盛,中年铁三角正式集合,开始了并不太顺利的追凶之路▼▼▼
但这又不是个纯粹的悬疑故事,在正式追凶前,导演花了大篇幅描绘故事时代变迁、生活琐碎——这是《漫长的季节》的第二慢。
辛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创作初衷就是为了以老人的视角去讲一代人和他们的一生▼▼▼
《隐秘》之后,有很多悬疑、惊悚的类型片递给辛爽,但他不想重复。
而且,制片人卢静在复盘《隐秘》时发现,播放量最高的并不是强剧情,而是两个母亲吵架、朱朝阳失去父亲这些情感浓度较高的片段。
于是有了主打生活悬疑剧的《漫长的季节》。
没有“爬山”那样的出圈梗,而是把镜头瞄准了小人物,用生活中的琐事一点点透露出案件的线索。
这就导致导演在各种人物刻画方面极其丰满,完全没有留白。
王响,嘴碎,爱显摆,爱看热闹,还爱逞能,日常是外面怂,家里横,爱教训老婆孩子▼▼▼
家庭发生变故后,老去的王响沉稳了许多,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▼▼▼
龚彪,人如其名,有股飙劲,他懂人情,讲义气,但也极其不靠谱,爱撩小护士。
18年前,他是东北国营大厂的大学生,前途一片光明。
人到中年,曾经的帅小伙成了大腹便便、满嘴跑火车、爱吹牛的油腻男,生活也是一地鸡毛▼▼▼
当年老道沉稳的刑警队长马德盛,退休后成了跳拉丁舞的大爷,会因为拉丁舞比赛遭到黑幕,叉着腰与裁判争辩▼▼▼
12集的剧情,导演用了大量贫嘴式对白,满当当的都是拌嘴互怼。
虽然人物更生动了,但也导致了直到第7集,悬疑线才步入正轨▼▼▼
把它当生活剧看,蛮好,但把它当悬疑剧追,多少有点儿货不对板▼▼▼
总而言之,不太适合喜欢强节奏的悬疑爱好者服用。我昨天还在地铁上就碰到了快进追剧的朋友……
也有观众发出质疑——
为什么国产悬疑没那么好看了呢?
2020年,《隐秘的角落》和《沉默的真相》爆红之后,掀起了悬疑热。
推出了“季风剧场”,则推出了“悬疑剧场”,现在又来了个“X剧场”。
但开局即巅峰,直到现在,国产悬疑剧依然没出现下一部爆款。
翻看这两年的悬疑剧,大都走的“悬疑+”的模式,有的甚至累计N个要素——
悬疑+科幻的《开端》《三体》,悬疑+古装的《唐朝诡事录》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《御赐小仵作》,悬疑+职业的《猎罪图鉴》,悬疑+爱情的《回廊亭》,悬疑+家庭的《消失的孩子》《回来的女儿》,悬疑+女性的《摩天大楼》……
而受《隐秘的角落》的影响,大部分作品打破了先前本格派推理剧的模式,主打的都是社会派。
导演把重点放在了生活上,侧重展现案件背后的社会、人性,期待以更多社会议题引发大众讨论,但又缺乏可探讨性。
久而久之,故事和叙事、剪辑都很类似。
悬疑剧必备要素:一个十几年前到现在没破的案子,一个花季少女的死亡,一个破碎的家庭,一个坚持追凶的警察……在主角的回忆中,过去和现在来回闪现,双线/三线并行▼▼▼
值得玩味的是,拍摄地要么在重庆,要么在东北,风格都大同小异▼▼▼
期间,也有像《漫长的季节》这样突破套路,在形式上努力创新的作品。
只是,当生活远大于悬疑,它们更像是有观看门槛的生活剧,文艺片。
比《漫长》更慢的是《平原上的摩西》,主打的就是慢节奏、弱悬疑、电影化风格呈现▼▼▼
但只适合沉得下心、热爱文艺片,且对悬疑要求不高的观众食用。
大量的长镜头需要耐心细嚼慢咽,叙事碎片化更是让人抓不住悬疑的头绪。
有不少观众认为导演在无病呻吟,故作深沉▼▼▼
他们渴望奇峰突起的情节,却只有万顷平湖,在一片清波之仍然是一片清波。
更多的作品,既没拍好生活,也没拍好悬疑。
很多导演为了“悬疑”,只好在有限的情节里故弄玄虚,各种buff叠加后,产出了一系列狗血伦理悬疑剧。
还记得《八角亭迷雾》?用各种凌乱的闪回、摇晃的镜头故做谜团,“玄家的儿女”各个都是戏精▼▼▼
《回来的女儿》,前5集吊足观众胃口,后半部分漏洞百出。
悬疑了12集,才知道这讲的是爱而不得的中年爱情故事——一个绿帽引发的血案▼▼▼
冯小刚的《回响》,主打悬疑+女性的题材,结果从头到尾都在出轨、抓小三……
还有无数个到结尾都没填的坑▼▼▼
网友辣评:冯小刚徐帆婚姻实录
担任文学总策划的徐帆,再加个冯小刚,对女性的刻画也实在让人窒息。
贯穿本剧的思想是:男人出轨是正常的事,只要他还赚钱养家,女人就该知足▼▼▼
比狗血更要命的是,往往这些作品还会烂尾。
哦,甚至编剧还要说后面的故事不是自己写的
▼▼▼
当然,也有部分作品较好地完成了一个故事,美中不足的是有注水、剪辑、节奏等问题。
被称为中国版《白夜行》的《胆小鬼》,原作者郑执亲自担任编剧。
但郑执不见得是个好编剧,他把小说创作思维带到剧本中,丢出的是悬疑碎片,而不是悬疑故事▼▼▼
而且,剧集故意弱化了命案,更像是东北残酷青春物语,导演张晓波也有解释,“我和郑执都没兴趣把《胆小鬼》做成硬核犯罪剧。”
但前期寡淡的青春往事,还是劝退了很多冲着高能悬疑来的观众▼▼▼
再来《消失的孩子》,改编自刚拿了春风悦读榜年度新人奖贝客邦的《海葵》,原著很好看。
改编后的故事也不错,悬疑感做的很足,但一直被诟病的依然是节奏过慢,且用了大量的重复镜头,过于冗长▼▼▼
导演解释,这些镜头会在后续剧情中会起到重要作用。
但观众看到的是,导演的能力撑不起自己的想法,他眼中的悬疑细节,真的只是无意义的重复▼▼▼
近期评价比较高的《尘封十三载》,算是完成度较高的刑侦悬疑剧。
遗憾的是,这也是部非常套路非常标准的作品,少了些意外之喜和创新▼▼▼
当套公式的悬疑剧进入疲倦期,当年做出爆款的辛爽又带着新作回来了。
只是,就像本人说的,“新”带了创作热情,但也会有风险▼▼▼
从目前的热度来看,没那么悬疑的《漫长的季节》,似乎很难复刻当年“全民追凶”的热潮,因为对于一些观众来说,它的叙事实在太低效了。
看了太多的社会和人心,反倒有些怀念只谈案子不谈“+”的本格推理剧了。
毕竟,悬疑剧最核心的内容魅力,还是精彩的案件,缜密的逻辑,细致的推理……
就像当年的《白夜追凶》,靠情节使观众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。不似《漫长的季节》,讲述东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。
标签:
仓储物流“成渝圈”如何乘势而上? 12月3日,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,被惠及的显...
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,这个铜簋的盖、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,纹饰...
“医保砍价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“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”“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”…...
“购物成瘾”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“双十二”促销季,很多人又开始摩拳...
因迷恋山间风景,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,随后与同伴失联。12月的稻城...
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,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,恍惚迟疑间...
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(记者邱冰清、蒋芳)“以史为鉴,开创未来...
我在现场·照片背后的故事|电影《亲爱的》里面没有的结局,在我眼前“上映” 12月6日,在深圳市...
冥想?泡脚?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,白天睡不醒,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“睡眠画像”。随...
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“终身教育”潜力无限 【现实挑战】“新老年”群体愿意在培养兴...
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?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,通过人像比对、DNA确认找...
北京天文馆、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,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,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...
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的抽样调...
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? 血管里的“垃圾”分类 赶快学起来!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:中国...
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...
抖音“窗花剪剪”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“窗花剪剪”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《著作权...
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...
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(记者 路艳霞)作为年度“汉语盘点”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...
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(记者 牛伟坤)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:1...
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(记者 李洋)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。自然...